发布时间: 2022-09-20 14:22:26
“半死梧桐老病身,重泉一念一伤神。手携稚子夜归院,月冷空房不见人。”自古以来人们就对生死之事十分重视,因为人生无大事唯有生老病死。
古人为了让死去的人有尊严,所以创造了很多和丧葬有关系的制度和礼仪,民间也有关于丧葬的习俗文化。
比如,人死之后需要停尸3-7天,还要给死者穿寿衣、寿鞋等等,这些古老的丧葬习俗,已经传承了几千年你的时间了,时至今日依然如此。
为什么人死之后,要烧掉生前的衣服?老祖宗的风俗有什么道理?并非迷信,而是有科学考虑。
一、烧掉死者衣服的原因顶点3000成分
古人有“事死如事生”的说法,简而言之就是死者生前的生活是什么样子,那么死后也应该按照这个规格置办陪葬品。
因为在古人的心目中,人死之后肉体虽然会腐烂,但精神或者说灵魂却会去往另一个世界,要么是极乐世界要么就是阴曹地府。至于去哪个地方,和死者生前的所作所为息息相关。
所以按照民间习俗,人死之后除了要入土为安,并且在棺木里放置陪葬品之外,还要将死者生前穿的衣物、盖的被子等烧掉,以备死者在另外一个世界继续享用。
除此之外,我国北方地区,还有给死者穿寿衣的习俗,也就是在死者弥留之际,帮助他穿上一套新衣服,穿上一双新鞋子,寓意不让死者“光着身子走”。一般情况下寿衣都是由子女准备,寓意对死者尽孝道。
寿衣的样式既可以选择复古形式的,也可以身着现代衣服,因为人们认为死者活着的时候穿什么衣服,那么去世后也会穿同样的衣服。这也是事死如事生思想的外在表现。
二、寄托哀思
人死虽然不能复生,但活着的人却会很痛苦,尤其是至亲去拼多多顶点3000世之后,伤心的程度更是可想而知。
对于子女而言,人生中最大的遗憾莫过于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。所以当自己的父母过世后,很多子女都很难从悲痛中走出来,只要看到死者生前居住的房子,或者用过的东西、穿过的衣服等就会睹物思人。
很多地方都有人死后烧衣服的习俗,表达的含义就是对死者的哀思。烧死者生前的衣服,也包含着另外一层含义。
如果死者是因为传染病去世的,那么他生前的衣物很可能含有病菌,为了防止病毒扩散所以及时烧掉可以防患于未然。
三、风俗文化
死者的亲属之所以烧掉他们的衣物,还蕴含着民俗文化。例如,南方一些地区就有这样的习俗,在死者刚去世的时候便拿着他的衣服,爬到房顶上然后背南面北。
亲人一边挥舞着手中的衣服,一边高声大喊:“魂兮归来,魂淘宝顶点3000兮归来,魂兮归来!”然后再将逝者的衣服从屋顶上扔下来,地面上的人接到之后盖到死者的身上。
这种习俗虽然看起来很荒谬,但却表达了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之情。他们希望死者的灵魂能找到回家的路,这也算是对生者的一种安慰吧!
当然,还有一种说法认为,这种风俗是死者的亲人希望他能活过来,但想一想根本不现实。
人死如灯灭,一旦生命体征消失之后,那么就会变成一具尸体,就算死者的亲属再怎么呼唤,也不可能将死者叫活,所以这只能是一种缅怀死者的方式和习俗而已。
四、丧葬文化
古人云:“百里不同风,千里不同俗”,在丧葬方面南北地区可谓风格迥异,原因就是风俗习惯不同。
不过人们对死者的敬畏和缅怀之情却十分雷同,人们之所以会给死者办葬礼,并且还有很多丧葬习俗,根本的原因就是寄托生者对死者的怀念之情。
其实,按照古代丧葬礼仪来看,丧礼的过程可达五六十种,而且在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中,天子、诸侯、贵族、百姓的葬礼有很大差距,人们会根据死者的身份不同,举行不同的葬礼和仪式,不得不说古代的丧葬礼仪确实很复杂,现在基本上都看不到了。
结 语
“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”每个人都有生命走到尽头的那一天,无论男女、长幼、尊卑,都逃不过死亡的劫难。